编者按 他们,有着不同的肤色;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度;他们,携着浓浓的中华情背上行囊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进入留学生教育学院学习中文。他们是广外国际化特色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热爱中文的他们将会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使者,把中国文字的魅力传遍世界各地。让我们一同走进留学生教育学院外国交换生的世界。
热爱篮球的“全明星”Victor
“当然!来中国来广外,是我当时做出的最好的一个选择。”当记者问到西班牙阿利坎特大学交换生Victor是否享受在广外的学习和生活时,他给出了这个肯定的答复。
Victor告诉记者,在来中国之前他在西班牙曾经学过几个月的中文,但只能够讲几句简单的中国话。自从来到留学生教育学院学习后,他的中文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里的课程非常有用,课堂也相当有趣。”他表示,广外的老师和学生都非常友好,虽然他并不精通中文和英文,但是在这里的学习和生活基本没有任何问题。“暑假我将会回西班牙和我的朋友和家人一起,之后我会继续回来广外。”
“空中飞人”——Vitor
作为留学生教育学院篮球队的队长,Victor以超高的人气入选广外杯全明星赛,与各学院的篮球好手共同竞技。课余时间,Victor喜欢打篮球、健身,还抽空参加了一些志愿活动,为广州附近的贫困家庭送风扇。
爱篮球,爱健身,爱学中文,享受在中国的全新的生活,不是游客,是广外西班牙留学生Victor。
喜欢北京胡同与摩天大楼的David
从小生长于西班牙塔拉戈纳的David拥有着夏日般的热情笑容和海风似的随和个性。他风趣幽默而且能说十分流利的中文,他和Victor是十分要好的朋友。Victor参加全明星篮球赛,他则负责做“啦啦队”队长,呐喊助威。
他告诉记者塔拉戈纳人在饮食上,主要以米饭、面包、海鲜为主。而在生活方式上,地中海人偏爱平缓的生活节奏和闲适安静的生活,这些造就了David的个性中不仅具备着西欧人的热情开朗,而且还有着地中海人的平和随性。
“啦啦队”队长——David
虽然来中国的时间只有十个月,David已经去过中国的北京、上海、西安、云南,而其中北京给他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令记者惊讶的是,David最喜欢的并不是宏伟壮观的长城故宫,而是别致细腻的北京胡同和现代化的摩天大楼,这也许正是中国文化 “和而不同”的魅力所在。
刚到广外时,David虽然已经在西班牙学习了三年汉语,但来到中国发现自己并不能与人交流,这一度让他觉得沮丧。如今好学勤奋的他在我校学习将近一年了,不仅在汉语学习上有很大的进步而且还交上到几个要好的中国朋友。
享受着广州的美食和熙攘的街道,他爱这里的酒吧也爱这里的公园。David以“慢慢来”的轻松心态品味着异国他乡的生活。
热爱中文的“卡哇伊”女生堀川未莉
由于我校与日本神户女学院的交换项目,有一定中文基础的堀川未莉来到了留学生教育学院学习。亲切的笑容,随和的性格,堀川未莉给人第一印象是日式的卡哇伊风格。她笑着说自己非常喜欢中文,但是中文的发音却经常难倒她,特别是如何区分前鼻音与后鼻音的问题。
“卡哇伊”女生堀川未莉 在广州生活了一年的堀川未莉还会几句简单的粤语,如“你好”,“没问题”等。她还表示自己的英语水平与中文水平相当,也基本能与外国朋友交流。掌握了两门外语,加上开朗热情的性格,堀川未莉交到了很多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
堀川未莉的兴趣很广泛,她喜欢游泳、打乒乓球、听歌、逛街,当然还少不了跟朋友们一起出去唱卡拉OK。她还觉得广外的学生很踏实,学习十分认真刻苦。
“一年半后我就毕业了,毕业后我会再来中国,学好中文,在中国工作和生活。”当谈到未来的规划时,可爱的堀川未莉显得很坚定。
参加汉语桥的德米特里
广外给德米特里的第一印象就是舒适。他觉得这里绿树成荫,风景宜人。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德米特里的中文学习进步很快。学了中文八个月,他就参加了“汉语桥”比赛。
他坦白地说:“这次比赛对我来说难度很大。中文的拼音很难,古诗就更加难。那时,参加的选手很多都学了七、八年中文。“虽然只学了几个月,但我很想挑战自己。结果第一轮居然赢了!不过第二轮就输了。但这是一次很好的锻炼。”
德米特里表示,俄罗斯的大学教学楼和学生宿舍相隔很远,大家上完课就各自离开了。但是在这里,留学生院和宿舍都在美丽的校园内,同学们相处的时间有很多。“我们很快就成为好朋友了,一起交流学习,还一起去旅行。”
端午节时,德米特里和同学去了东莞学包粽子。他像孩子般与记者分享道:“包粽子其实有点像包饺子,都是要包成一个三角形呢。”然后,他和同学们一起观看了龙舟比赛。这次端午节之旅使德米特里大开眼界。德米特里说他回到俄罗斯以后要把以前的日语专业改成中文专业,继续学习中文。他想以后再回来广州工作,像很多广外学生一样参加广交会。
学习三门外语的索菲亚
高高的鼻梁,白皙的皮肤,精致的五官,跟很多俄罗斯女生一样,索菲亚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漂亮。
索菲亚已经学了3年汉语了。因为索菲亚读的是语言大学,所以他们要求要学习两门以上的外语,她自己就在学习英语、法语和汉语。对她来说,汉语是最难学的,因为声调很难把握,而且汉字的书写对他们来说也比较困难。
学习三门外语的索菲亚在聊起两地校园的不同时,索菲亚和德米特里的感觉是一样的,在中国的学习相对轻松,而且因为中国学生有校园生活,学生活动丰富,很有趣。
课余时间里,索菲亚喜欢到天河逛逛街,还喜欢和朋友去旅游。目前为止,她已经去过上海,深圳,桂林等地了。她还大赞桂林山水很美丽,中国人很热情,中国的城市很发达,并不像她过去想的那么落后。下个月,索菲亚在中国的交换生生活就要结束了,但是她说回去会继续学习汉语并会再到中国来,她一定要去北京,还要去西藏看看!
“吃米饭”、“爱喝汤”的Alex
19岁的Alex来自秘鲁圣伊格纳西奥德约罗拉大学,今年的2月作为交换生来到广外。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初来乍到的他刚开始还有点不习惯,毕竟中国对他来说是个“千里之外”的神秘国度。
然而,几个月下来Alex发现这里的人都热情好客,乐于助人,完全不是以前在秘鲁的媒体和网络上看到的传统保守、不喜欢与人交流的中国人形象。广外的朋友不仅关注他的生活,还很关心的他学习。课余时间,他旅途的足迹踏遍了香港、澳门、浙江等多个地方,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让他叹为观止。
“吃米饭”、“爱喝汤”的Alex 广外的交换生生活让Alex涉足了许多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社会发展的知识。但由于中文的发音和语法与西班牙语的差异,让他吃了不少苦。但Alex却不愁“鸡同鸭讲”,因为广外的朋友很热心,他有很多与他们练习口语的机会。
西方的外国友人来到中国可能都会遭遇饮食习惯的“调适期”,但在秘鲁同样以米饭为主食的Alex却少了这样的烦恼,他很快就适应了在广州的生活和饮食习惯。更有趣的是,Alex很喜欢喝广东的“老火靓汤”。因为广州的气候反复多变,多喝汤有助于他补充体内水分,滋润养生。
爱家也爱中国文化的金旻善
与大多数女生一样,来自韩国的交换生金旻善是个爱吃水果爱逛街的姑娘。又白又甜的雪梨是她的最爱,逛街时的疯狂砍价是她的乐趣。
在广外短短的四个月,有过生活方面的不适应,也有过强烈的思乡之情。然而,与陌生同学的亲切交流,与韩语系同学们之间的互帮互助,中国朋友们的真诚相待,朋友父母的盛情款待……所有这些浓浓的中国人情味都让她倍感温馨。每次喝到中国浓浓的鸡汤,都会想起家里的味道;每次流连忘返于中国的山水,都会让她暂时忘却思乡的感伤;每次欣赏沉醉于中国古代的文字,都会让她感叹不已。
她爱中文,立志将来要找一份与中文有关的工作;她酷爱运动,倾心于悠闲的高尔夫;她孝顺父母,与中国人有着同样的价值观。娟秀可爱的韩国姑娘,笑容是她内心最好的诠释!
记者手记 在与这七位来自不同国度的留学生的交流中,记者能真切地体会到他们的热情和友善。汉语在不知觉中拉近我们的距离,沟通我们的情感。我们期待着,留学生教育学院继续广迎来自五湖四海之友,让他们继续书写交换生浓浓的中华情。
专题策划:记者 聂烽
专题采写:记者 张刘彩雯 陈园婉 陈小雯 陈雁珊 苏颖 邓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