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校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汉语二语学习研究中心”的建设,研讨今后一个阶段基地研究方向和重点课题的开展,3月14日下午两点半,在留学生院205会议室召开了“汉语二语学习研究中心”2014年基地建设研讨会。研讨会特邀中山大学周小兵教授、暨南大学彭小川教授和宗世海教授,出席研讨会的有基地依托单位留学生院梁学宏院长,科研处处长助理刘胡敏老师以及研究中心全体成员。

出席研讨会全体成员
研讨会由基地主任王凤兰主持。首先,科研处处长助理刘胡敏代表科研处发言,指出基地建设是我校推动学校科研事业发展、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化特色的高水平大学的重要一环。并希望专家们能对基地建设课题研讨内容严格把关,对基地成员的研究水平和参与程度等方面提出宝贵的、中肯的建设性意见。
接着,基地主任王凤兰介绍基地建设情况。基地副主任郝红艳汇报基地研究计划与进程。针对基地研究计划,三位专家分别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切实可行的建议。暨南大学宗世海教授对基地的研究视角作出肯定,指出当前汉语二语教学界在写作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宗教授是把广外的“写长法”引入对外汉语教学界的第一人,以个人的亲身教学体验来看,他认为教学显著。

暨南大学宗世海教授发言
中山大学周小兵教授认为课题如果立足于具体的语法点进行研究,借鉴英语习得研究方法和理论,更易于出成果。他认为广外有先天的二语习得研究优势,英语作为二语的理论研究比较成熟,汉语二语学习研究与英语习得研究的协同合作,完全可以转变汉语二语习得研究在国际期刊上的弱势地位,未来有希望推动汉语二语研究的国际影响力。

中山大学周小兵教授发言
暨南大学彭小川教授提出汉语本体研究与汉语二语教学应紧密结合,教学模式的研究要注意不能忽视学生的学习趣味性、语法知识的讲解不仅要精确,同时也离不开语言情景的配合。

暨南大学彭小川教授发言
最后,基地成员我校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博士导师王初明教授为研讨会作出总结:发挥广外英语习得研究优势、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利用语言本体研究观察教学问题,探讨习得机理。明确了基地未来研究方向,也为留学生院未来的科研规划提出设计。

大家聆听王初明教授发言
本次研讨会不仅为基地未来的发展提出明确的方向,也加强了汉语二语教学校际间的交流合作,充分体现了学科基地的示范辐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