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下午,留学生教育学院举办了“国际汉语教育工作坊”第二讲,此次讲座邀请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孔子学院教师赵华女士为学院全体教师作了题为“走进‘谐音字画’”的学术讲座。
赵华女士近年来对中国语言词汇在谐音艺术中的应用现象颇感兴趣,提出“谐音字画”的概念。谐音字画是一门借助图像表达语言文字的艺术形式,它的特点是利用了汉语语言学中“谐音现象”,将两个本无关联的“图”与“字”通过谐音衔接方式进行了语义上的转换,借以传递作品欲要表达的信息与思想内容,使得千百年来的中华文化与民族信仰得以绵绵不断地传承与延续。赵华女士著有《谐音“画”汉字》一书,著名汉语语言学家陆俭明教授及法国著名汉学家白乐桑先生对这本书极为欣赏并欣然作序。
赵华女士在讲座中通过几十幅精彩图片的展示及生动的讲解介绍了如何破解“谐音字画”这一艺术形式中的图像符号与汉字符号之间的谐音关联,引领大家叩开了一扇“字音画意水乳相融”的艺术大门,领略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五福”、“趋利”以及“长寿”等文化现象。
赵华女士的讲座不仅使我院教师了解到中华民族那种风趣诙谐、含而不露的表达手法,而且在教学上也受到启发。如果在今后的课堂中适当地引入“谐音字画”这一艺术形式,可以引发学生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的双重兴趣,可以使语言教学获得与文化知识相结合的双重效果。
整场讲座我院教师积极参与,纷纷就一些问题谈了自己的想法,气氛非常热烈。讲座结束后,梁学宏院长向赵华女士赠送了纪念品。
合影留念